美国制裁中国还算轻的?伊朗被美国制裁40多年,连可乐都被禁售!
【引言】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美伊关系由盟友转变为敌对关系,伊朗长达四十多年遭受制裁的历史也自此开启。
截至目前,伊朗仍处于美国重点制裁之下。伊朗究竟遭遇了何种情况,以至于连可口可乐都被禁止售卖?于是,伊朗只能自行研发类似的饮品。
【一、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
1979年,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在伊朗建立之后,伊朗革命者冲进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美国针对中东的阴谋予以揭露,并且扣押了66名使馆人员。这一人质危机事件,标志着美伊两国交恶的开端。
美国多次向伊朗提出释放人质的要求,当时担任总统的卡特旋即颁布了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的命令。紧接着,卡特又下达指令,冻结伊朗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其数额高达120亿美元。
1980年,美国同伊朗正式终止外交关系,而后全面对伊朗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加以禁止,并且严禁美国人赴伊朗开展商业活动。
彼时,美国被视为世界灯塔国。人质危机爆发之后,伊朗确实成为了众矢之的。然而,伊朗的态度依旧强硬,在1983年策划了贝鲁特美国大使馆爆炸事件,这一事件致使美国旋即宣布伊朗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到了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正式宣告全面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
上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先是禁止本国公司对伊朗石油企业进行投资,随后又颁布了《伊朗交易监督法》。此法案全面严禁美国与伊朗之间的所有贸易和投资活动,而这一规定也构成了美国制裁伊朗的核心部分。
1996年,美国又一次通过了《伊朗制裁法案》,这一法案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制裁范围,明确禁止任何主体向伊朗的石油工业开展大规模投资活动。
美国的态度可谓极其霸道,其在制裁伊朗一事上,还企图拉拢其他国家共同参与。长期以来,美伊关系始终处于相互质疑与彼此针对的状态之中。
进入21世纪后,在小布什主政期间,美国开始奉行新保守主义政策。该政策的主要表现为在全球范围内针对敌对势力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这一政策致使美伊关系进一步趋向恶化,彼时伊朗的执政者,其初衷是期望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911事件爆发后,美国将反恐列为重点事务,并且把伊朗称为“邪恶轴心”,认定伊朗为恐怖主义的支持者。伊朗在面临美国此项指控时,为确保自身安全,不得不加快核武器与导弹技术的研发进程,而这一情况恰好为美国提供了对其进行针对性行动的借口。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攀升至顶峰。美国不仅公布了多项制裁举措,而且拉拢欧盟追随自身一同对伊朗实施制裁。2015年时,诸多海外银行设在美国的分支机构由于违反针对伊朗的制裁规定,向美国政府缴纳的罚金累计达140亿美元。
2013年出现了些许转机,美国当时暂时解除了对伊朗的制裁。然而,特朗普上台之后,又宣称要恢复对伊朗的制裁。此次制裁涵盖了伊朗的金融业、重金属行业、汽车业以及航空业等领域。
不久前,伊朗针对以色列采取反击行动,然而,伊朗此举却遭到美西方国家的针对,并且美西方国家提出将要发布制裁伊朗的新举措。
在过去的40年里,伊朗始终遭受着美国蓄意的打压。那么伊朗国内民众的生活状况究竟如何?
【二、伊朗人的生活】
伊朗曾为全球第三大石油储量国,在上世纪70年代极为繁荣。然而,若走进当下的伊朗,便会发觉该国整体近乎与社会发展主流相脱节。这一状况的出现,尤其是在美国与欧盟实施制裁的背景下,伊朗民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就汽车方面而言,伊朗的汽车普遍呈现出老旧、小型且褪色的状况。伊朗曾经畅销的石油如今面临滞销困境。而作为波斯文化象征之一的地毯,20年前出口额可达20亿美元,现今每年的出口额却不足5000万美元。
伊朗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
在2010年时,一碗烤肉饭的价格为20元人民币,然而当下,一碗烤肉饭的价格已然达到40元人民币。伊朗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准出现了大幅下降的情况。据可靠资料显示,2016年,1美元可由4.3万伊朗货币兑换,而截至目前,需要43万伊朗货币才能够兑换1美元。
伊朗的经济市场由此出现下滑态势,当地民众纷纷筹备移民事宜,生活物资也处于匮乏状态。此前,伊朗对美国企业进行了抵制,可口可乐这一著名饮料品牌亦在抵制之列。由于美国禁止与伊朗开展贸易往来,所以在伊朗,可口可乐属于违禁物品。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抓住漏洞,借由爱尔兰的公司向伊朗运输可乐。而实际上,伊朗政府高层更倾向于伊朗民众饮用Zamzam可乐。Zamzam可乐为伊朗本土品牌,其工厂曾为百事可乐进行生产作业。
因此,百事可乐凭借Zamzam可乐而占据了当时的主导地位。
在双方发生冲突之后,外国可乐自然就不再涉足其中了。直至当下,伊朗最主要的可乐品牌依然是其本国的品牌。
可乐的这一表现表明,伊朗遭受的制裁的确颇为严重。
除生活用品之外,美国的制裁还涉及药物价格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伊朗当地用于治疗致命性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极为短缺,原因是这些药物被美国列入禁运范畴。
伊朗的一个组织进一步宣称,自2018年起,因金融禁运的缘故,伊朗已有650名地中海贫血患者丧生。
在伊朗,药物购置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国内能够购得普通药物,然而,就先进药物而言,几乎只能寻求国外途径购买,但却无法获取。
试作思考,当基本医疗都无法得到保障之时,在面临重大疾病的情况下,民众或许首先需要考虑自身是否有能力负担高昂的药费,以及国内是否存在可救命的药物。无疑,在美国的制裁之下,伊朗民众的生活遭受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民众经济状况不佳,贫困现象严重,并且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而难以发展起来。这一状况有着可靠的依据,众多历史资料显示,外部制裁往往会对一个国家的民生与经济发展造成广泛而深刻的负面影响,伊朗在遭受美国制裁的情形下同样未能幸免。
【三、伊朗的抵抗经济】
数十载以来,美国始终对伊朗进行打压。然而,令人讶异的是,美国从未将伊朗彻底击垮,伊朗的经济也未曾真正走向崩溃。甚至有数据表明,2023年伊朗的经济增长率达5.4%。
伊朗属于多元化经济体,制造业仅为其经济构成的一部分。伊朗具备更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可满足伊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此外,为解决更多的问题,伊朗能够选择与国外企业开展合作。
现今,伊朗作出了与沙特和解以及加入金砖国家等举措,这一系列行为使其国际环境得以改变。可以说,伊朗在抵御美国制裁的进程中不断取得进展。当前,伊朗在基础工业与日用品领域已达成自给自足的状态,同时,在生物医药和军工方面也正处于突破发展之中。
尽管伊朗遭受多年制裁,但其并未真正放弃,这一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德黑兰作为伊朗的重要代表,这种坚韧不拔的态度体现出了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伊朗在制裁压力下,始终在诸多方面积极探索发展的可能性,不断寻求突破困境的方法,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是基于伊朗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其对自身发展的坚定信念。这种精神的存在反映出伊朗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能够坚守自身立场并努力寻求发展的积极态度,值得借鉴。
